MR阻尼器的核心在于磁流变效应——磁流变液在无磁场作用下呈流动状态(粘度低),而在施加磁场后,磁性颗粒瞬间沿磁力线链状排列,液体表观粘度急剧增加,甚至转变为半固体状态;撤去磁场后,又迅速恢复流动状态。
其工作结构由三部分组成:
阻尼器主体:包含缸筒、活塞杆、阻尼通道(内置励磁线圈),活塞运动时推动磁流变液通过阻尼通道产生阻尼力;
磁流变液:填充于缸筒内,作为“智能”能量耗散介质;
智能控制系统:由传感器(实时监测结构振动)、控制器(基于算法计算最优阻尼力)和电源(调节励磁线圈电流)组成,形成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闭环控制。
当结构受外力振动时,传感器采集位移、速度等信号,控制器根据预设算法(如LQR、模糊控制)瞬间计算出所需阻尼力,并通过调节励磁线圈电流改变磁场强度,使磁流变液粘度实时变化,从而实现阻尼力的连续、可逆、大范围调节(阻尼力调节范围可达100倍以上)。